肠炎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铜仁篇大龙 [复制链接]

1#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12月19日,“从毕节看贵州决战脱贫攻坚”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铜仁市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走进德龙新区,整齐划一的小区、宽敞干净的道路,幼儿园、“扶贫车间”、卫生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走出大山天地宽、易地搬迁谱新篇,搬进新天地、住进新家园,易地搬迁显真情、脱贫致富奔小康,一步住上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等激励性的标语随处可见。  
  德龙新区是大龙开发区3个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项目总投资20.61亿元,主要承接了德江县搬迁群众户人,涉及德江县20个乡镇个行政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铜仁市大龙开发区德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当前,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解决好“如何搬”“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搬迁安置为主向后续管理服务为主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万余名搬迁群众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山区搬迁到城镇,要怎么去安顿好他们,让他们快速融合新生活,德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无疑是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易地扶贫搬迁,三分在建设,七分在后续,从这个安置点选点的时候,我们就拿出了最好的地段,让安置点毗邻我们大龙的工业园区。”大龙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组织人事部部长王开元说,为做好安置点的后续扶持工作,大龙开发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迁,将园区产业发展与安置点建设统筹考虑,同时充分发挥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基地功能,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发展壮大以箱包和打火机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助推脱贫攻坚。
  从德江县桶井乡古坟田村搬迁到德龙新区的搬迁户刘慧每天早上把孩子送上学后,就来到社区附近的贵州东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组装打火机。“像往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是在家带孩子,找不到事情做,现在感觉很充实,有事做,有钱赚,也不担心娃娃读书问题。”从没上过班的刘慧自搬迁后,在社区的协调帮助下,和丈夫都进入了不同的工厂上班,一家人每个月都能拿到元左右的收入,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德龙新区的搬迁户刘慧在工厂上班
  仅大龙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贵州东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就解决了德龙新区安置点的余名搬迁户就业,目前,德龙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均已实现户均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搬迁是要让贫困群众越搬越好,要让他们有可学技能之地、有可就业之岗位,除了要能安下身来,更要让他们定下心来。德龙新区还聚焦民族文化和群众“乡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人搬文化”模式,推动实现了文化“搬进来”,增强了搬迁群众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走进德龙新区的乡愁馆,傩戏面具、戏服、土家族用织布机、纺纱机、风簸等一件件独具民族风情的老物件被摆放整齐,社区居民杨胜强只要有空就会来瞧一瞧。

德龙新区乡愁馆
  拿起一具傩戏面具,社区居民杨胜强给我们介绍起了他老家的“宝贝”,从德江县共和镇姜家渡村搬迁到德龙新区的杨胜强喜爱唱傩戏、听傩戏,在搬迁后,本以为会难再接触到老家傩戏文化的他,没想到在搬迁时,社区还帮他把傩戏的相关物件给搬来了,虽然家搬了,但老家的“文化”并没丢。“在乡愁馆里,我经常给他们介绍我们老家的这个傩戏文化,大家听了我的介绍后,也很喜欢,我觉得分享文化的这种感觉非常棒。”

德龙新区搬迁群众杨胜强介绍傩戏面具
  据社区负责人介绍,乡愁馆里的物件都是从搬迁群众的老家收集而来,就是为了让群众们在搬离故土后还能解“思乡”之情。每逢节假日,社区还会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活动,让群众们纷纷“亮出”家乡的文化,通过文化,增进了从各乡镇而来的搬迁户之间的情感交流。
  德龙新区乡愁馆既展示了搬出地的乡愁文化,也展示了搬入地的乡愁文化,促进文化融合,让搬迁群众达到了“搬得出、稳得住、融得入、精神富”的效果。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吴传娟

编辑胡莹
  编审王璐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